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病房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增加之改善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口頭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病房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增加之改善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improving infection rate of Clostridum difficile in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Wards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背景:困難梭狀桿菌 (Clostridum difficile) 是種厭氧性革蘭氏陽性桿菌,在體外環境常形成孢子,能抵抗熱、化學藥劑、酒精及抗生素,可能透過醫療照護行為傳播,困難梭狀桿菌感染,與抗生素使用、住院天數過長及醫療行為有關。困難梭狀桿菌可形成孢子,在惡劣環境生存,汙染醫療環境。感染發生率在近年有增加現象,本院血液腫瘤病房照顧性質為血液科惡性腫瘤之病人為主;工作內容大多為癌症病人手術後實行化學治療及症狀控制居多,目前提供的醫療涵蓋一般血液疾病、惡性血液疾病與惡性腫瘤疾病等三大部分,住院天數平均20天,骨髓移植後抵抗力低(白血球<1000),使用抗生素天數長。此次因2019年1-2月收案個案數9件,較去年全年多5件,為單位異常感染,故與單位討論解決方案。 方法:依美國疾病管制中心2018年公佈之定義進行收案:非固體化糞便( 即,糞便形狀會隨容器形狀改變) 檢查顯示產毒性困難梭狀芽孢桿菌(toxin-producing C. difficile) 陽性且有腹瀉情形。收案為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CDI-Clostridiumdifficile Infection)。 結果:血液腫瘤病房2019年01-02月CDI收案案件數多達9例(去年全年整年度收案6件),且嚴重腹瀉;經過落實感染管制措施,108年3-10月收案個案數為3例,抗生素使用天數縮短為14天內。 結論:由結果可看出近年來Clostridum difficile infection 逐年增加,且血液腫瘤科病人長時間執行化療工作,腸黏膜薄弱,目前針對Clostridum difficile infection 之感染管制措施,院內已制定感染管制政策,但臨床工作人員方面執行落實度不足,,故必須善用外部稽核、督促(1)由感管護理師與單位護理長不定期稽核落實執行濕洗手、(2)每天由清潔人員以1000ppm漂白水消毒隔離病室環境;住院>7天非隔離病人則請護理站護佐、家屬或看護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病是環境 (3)稽核接觸隔離措施執行落實度,(4)病房主任及感染科醫師於科會宣導抗生素正確使用,將抗生素管理列為重點執行目標。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