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藉創新手法降低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導尿管留置相關泌尿道感染之發生率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藉創新手法降低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導尿管留置相關泌尿道感染之發生率
投稿標題(英): Innovative methods to reduce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t subacute respiratory care ward
投稿摘要: 前言:本院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常面臨病人因疾病因素,長期臥床或需監測尿量,無法早期移除導尿管,使導尿管留置時間延長。本研究以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組合式照護措施,配合透過”螢光測試”模擬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留置照護後,經螢光顯示菌落數易殘留的部位,進一步改善護理師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留置照護技術,藉以降低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密度。方法: 為精進臨床護理師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留置照護技術,擬定改善策略:1.每季討論感染案例。2. ”螢光測試”法:運用模型教具塗抹螢光劑模擬菌落叢之創意策略,分別於2018年5月、2019年5月以Google表單,進行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留置照護之技術考核。清潔後,以螢光顯示部位即時回饋人員須加強清潔之部位。3.每日查房時,團隊共同討論病人導尿管留置必要性,進行早期拔除導尿管。4.每月監測”導尿管留置病人照護執行正確率”。結果: 收集2018年及2019年單位16位護理師導尿管留置照護技術及”螢光測試”法之研究結果: 1.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留置照護之技術正確率,兩年比較為93% vs. 95%。2.經”螢光測試”法中螢光劑顯示菌落叢殘餘的部位如下,2018年女生模具螢光顯示比率最高部位為尿道口(87.5% )及陰蒂周圍(68.8% ),經介入後各下降至25%及33.3%;於男生模具螢光顯示較高部位為陰阜周圍(68.8%)及尿道口(62.5%)經介入後各下降至6.3%及12.5%。3.2018年導尿管留置相關泌尿道感染密度自2017年之8.69‰下降至5.91‰(5/846),2019年1-10月下降至4.26‰(3/703)。結論:預防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早期拔除導尿管為首要措施,除推行預防導尿管相關感染組合式照護措施,藉由創新手法”螢光測試”法,透過螢光檢測視覺化的回饋,護理師可具體了解會陰沖洗及導尿管照護後易忽略之部位,進而改善護理師之導尿管照護技巧,提升臨床照護品質,降低導尿管留置相關泌尿道感染。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