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中部某區域醫院利用新型紫外線機器人(UVD Robot)加強加護病房清潔消毒效能測試初步報告

其他

壁報

中部某區域醫院利用新型紫外線機器人(UVD Robot)加強加護病房清潔消毒效能測試初步報告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use of UVD Robot to strengthen th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efficac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of a local hospital in mid-Taiwan

前言
加護病房是醫療照護感染與抗藥性菌株發生率的高風險區,因病患疾病嚴重度、侵入性治療比例等偏高..等原因,為降低照護相關感染與抗藥性菌株發生,其間分析許多因素,其中,環境污染佔了重要的因素,病患轉出後病床單位進行終期消毒,進行擦拭清潔有助於減少環境污染和醫療照護感染的風險,依據文獻研究擦拭清潔大約只能消除47%的表面病原體。有研究證明紫外線(UVC)是一種安全,易操作,能有效的減少病原體的數量。新型紫外線燈機器人(UVD Robot)利用高強度的紫外線光與設計好的的自我移動路線以減少單一光源時的死角陰影問題,希望能在1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殺死高觸摸表面的細菌、孢子和病毒。也許可以提供一個對於病室環境清消不足的解決方法:或許不能取代環境的清潔消毒,但可以進一步殺死力有未逮時的殘餘病原菌,進一步降低抗藥性菌株的發生率及院內醫護照顧相關的感染。
方法
利用紫外線能量測試採用UVC DOSIMETERTM之貼片,進行254 NM波長之UVC曝露量測試。曝露能量0至24 mJ/cm2為黃色、25至49 mJ/cm2為橘色、50至74 mJ/cm2為膚色、75至99 mJ/cm2為粉紅色、100 mJ/cm2以上為桃紅色。自2019年實驗前置計畫開始,UVD Robots消毒計畫紫外線能量測試結果:每床消毒計畫配合病人轉出,完成人員清潔消毒後,進行消度計畫規劃。消毒計畫設定完成後,即針對高接觸風險區進行UV-C 254NM波長能量曝露量測試,最初設定之床位經測試後,除呼吸器手把(25 mJ/ cm2)、床頭櫃上左側導線(貼紙朝上,結果為25 mJ/ cm2)及未打開之抽屜未達75至100以上mJ/ cm2,其他皆達75至100以上mJ/ cm2。故進行消毒計畫調整,調整為病床兩側各於床尾及床頭停留兩點,靠近床尾點停留1分鐘,靠近床頭點停留3分鐘。各床位消毒計畫調整後,各高接觸風險點測得結果均能達到75 mJ/cm2至100 mJ/ cm2 。
討論
(某區域醫院2018年度抗藥性菌株排行前三名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Klebsiella pneumoniae欲達99.99%致死程度之UV-C曝露量分別為12、22、7 mJ/cm2)。顯示UVD Robot照射之254 NM波長能量應可達99.99%滅菌致死能量。
結論
未來,實驗將持續進行至2019年12月底,後續期望透過ATP檢測統計與感染密度、抗藥性菌株發生率變化,進一步取得感染管制相關確實之成效報告。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