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以資訊系統輔助及早發現疑似麻疹病例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以資訊系統輔助及早發現疑似麻疹病例
投稿標題(英): Computer assisted reporting of suspected cases with measles
投稿摘要: 前言: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今年中國大陸、東南亞及歐洲麻疹疫情嚴峻,國內主要疫情為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次波感染,且造成多起醫療機構內群聚感染事件,導致後續需動員醫療院所及衛生單位大量防疫人力,進行接觸者追蹤監測及暴露後預防措施;為防堵麻疹疫情擴散,防範機構內傳播的機會,醫院除了加強教育訓練,增加醫師對麻疹通報定義的瞭解,如發現符合通報定義個案,立即通報及採取適當感染控制措施外,如何在第一時間透過院內資訊系統設計提醒早期發現疑似個案。 方法:分享本院以資訊系統設計補強,適時提醒醫師或感管師該個案符合通報條件,須依法通報並立採行必要之感染控制措施。 1.病人在網路掛號時,系統設計提醒視窗,由掛號民眾點選是否有相關疑似症狀與出國旅遊史,以上資料則會顯示在醫師看診記錄內。 2.針對急、門診就醫病人,電腦系統強制填寫TOCC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 3.醫師診斷懷疑為麻疹(輸入麻疹ICD診斷碼時)或院內開立相關檢驗(開立Measles IgM檢驗時),以視窗提醒醫師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 4.針對院內自行檢驗Measles IgM Positive設定為重大異常值,立即以簡訊與電子郵件通知醫師與感染管制中心,避免於個案回診看報告時才進行通報,延誤防疫時效。 5急、門診電腦系統設定,若病人旅遊地點建入為疫區時,即主動提醒當地疫情內容。 結果:107年進行麻疹法定傳染病通報共23例,但108年以以上機制介入後,1~6月已通報51例,由每月通報1~2例增加至8~9例,此機制可提醒一線人員加強篩檢相關症狀並落實通報與立即執行負壓隔離措施,大大加強傳染病防疫效能。 分析討論:麻疹防疫部分除了上述機制早期發現病人早期隔離外,最基本的醫療人員遵循標準防護措施,加強手部衛生及近距離接觸病人時一律配戴外科口罩;有發燒、咳嗽等疑似傳染病症狀時,落實健康管理,主動通報單位主管,每日於院內網路回報,以利感染管制中心即早發現疫情並追蹤,避免群聚感染事件發生。另外醫療人員接種麻疹疫苗也是感染管制政策當中重要的一環,由於自101年全額補助高危險單位同仁施打MMR疫苗,並於105年針對新進員工進行抗體篩檢,抗體陰性者由醫院全額補助施打疫苗。今(108)年亦再次針對相關人員擴大檢驗及施打範圍,統計本院施打率已近八成。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