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資訊科技運用於感控教育之成效-以南部某區域醫院為例

其他

壁報

資訊科技運用於感控教育之成效-以南部某區域醫院為例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cs and Technology Adapted in Infection Control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of a Metropolitan Hospital in Southern Taiwan

前言
人工智慧(AI)時代的來臨,運用資訊科技於資料彙整,有助於資訊的整合、簡化流程、環保減少紙張浪費及節省人工統計時間,並可降低人為統計錯誤率之產生。感染管制查核基準指出「員工含外包工作人員辦理感染管制教育訓練活動內容品質良好,紀錄詳實且有測驗機制,確認人員之在職教育訓練成效良好」,有鑑於此,需於每場次教育訓練後予以測驗,並加以記錄確保訓練成效。目前每年依職別分類(醫護、行政人員及外包商)共計14場次課程,上課約3000人次,每次均印製測驗卷供參加課程人員填寫。完成測驗需達60分(含)以上方可取得課程學分,故感染管制室負責人員,需人工批改試卷並逐筆建檔成績,處理流程繁雜,造成人力成本及體力耗損,故運用資訊科技之便捷,簡化課後測驗流程、減少紙張浪費及縮短人員文書處理的時間,可以增加人員處理其他感控業務的時間,進而提供高品質且安全的住院環境。
方法
感管小組召開修正流程會議,運用腦力激盪並搜尋相關文獻及參考他院執行方式後,修訂『課後測驗作業』流程,將資訊科技融入流程,運用Google表單功能,建置課程考題於資料庫中,結合QR code與網址供學員於課程結束後,利用手機或電腦完成線上測驗,帳號以員工編碼登錄,提交考卷後,系統立刻批改,立即回應考試分數是否符合可取得學分之標準,增加考試便利性及可近性且測試結果資料使用雲端系統存檔,僅有感染管制室負責人員得以存取,確保資料隱密及安全。
結果
運用Google表單功能,當年度14堂課程,共計3148人次參與課程,減少6296(3148x2)張印製考卷費用及225小時文書處理人力,共計40046元整(6296+225X150),且因系統直接匯出成績加以統計建檔,考卷批改及輸入建檔錯誤率為0%,且降低參加課程人員致電詢問成績的次數及處理統計測驗卷造成個資外洩處理的困擾,附加效益為提升學員對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回收率,可即時反應給授課講師,以提供下年度課程改進之參考。
結論
聯合國提出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環保相關議題備受重視,尤其我們身為健康照顧者,更需重視且協助此議題,無紙化已是各企業及組織趨勢,也是最能代表響應環保之行動,利用資訊科技的研發與創新,改變『課後測驗作業』流程,使其簡化、減少印製成本及文書人力的耗損並降低統計資料之錯誤率,未來針對感控教育課程,全面採用Google表單功能,建置每堂課程考題資料庫,提供學員完成線上測驗,立即提供課程認證及感控學分統計,不僅減少感染管制室負責人員文書負擔,亦可對院方節省成本及環保愛地球盡一份心力。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