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南部某區域醫院家醫科醫師流感群聚調查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南部某區域醫院家醫科醫師流感群聚調查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influenza epidemic outbreak investigation by family medicine physicians in a hospital in southern Taiwan
投稿摘要: 前言 今年夏季流感疫情在社區或醫療機構持續蔓延,所引起之上呼吸道疾病,傳播速度及侵襲力不容小覷。感管人員需克服的困難是面對專業的醫師,能否挑戰醫師的能力並達成共識不起衝突,適宜的將感染管制措施提出將疫情控制下來。 2019年8月感染管制室,接獲家醫科主任主動通報科內疑似醫師流感群聚後,即刻啟動調查並介入相關防疫措施。 方法 回溯性進行資料分析,初步調查指標個案,感染源可能來自於第一位有上呼吸道症狀之醫師,於8月21日開始有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家醫科醫師每週固定有3天科會,懷疑本次發病接觸史8月21日曾在相同區域開會,而造成後續流感的傳播感染。 8月27日接獲通報當下啟動防疫措施,重點式先暫停所有會議將感染源阻斷。若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及發燒,應在家休息,須退燒且呼吸道症狀緩解24小時後,再恢復上班及解除隔離。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落實體溫監測、環境清消及手部衛生。 事件通報前與指標個案同科室有流感症狀或發燒之醫師,陸續皆自行就醫及用藥治療,皆未進行流感篩檢。科內醫師總人數21人,流感總發病數5人。醫師只有1位服用克流感藥物,其他4位醫師皆症狀治療,雖無法由篩檢陽性率來判定,由接觸史確定家醫科醫師透過會議,當週5位醫師陸續密集發病,發病率23.8%,疑似influenza引起呼吸道感染群突發事件成立。 討論 通報後起始三天內,即刻告知單位醫師落實飛沫隔離原則,介入干預措施。醫療單位公共或私人用物(如:聽診器、手套、口罩...等)應避免污染,針對科室環境中經常碰觸的器物表面每日進行清潔消毒至少2次,並維持環境通風。提醒人員留意共用設備不交叉使用,使用後務必立即清消,避免增加感染之風險性。加強電腦設備使用之消毒,嚴格進行與遵守感管防疫原則處理,停止會議期間進行辦公室環境終期消毒,阻斷感染持續延伸。此波疫情自8月21日至9月3日流感總發病人數5人。追蹤至9月3日截止,無新增個案,經院內感染科主任裁示可解除隔離,故予解除監測。 結論 醫師流感群聚容易引起醫療機構中另一波感染之爆發,亦是警訊的開始。事件中,醫師自行診斷及治療,亦無法強制醫師停診停班,僅能要求醫師自我防護落實執行,配戴口罩、提供乾式洗手液加強洗手之措施。感謝單位醫師配合落實相關感染管制措施,讓疫情順利阻斷,不影響醫療照護品質或衍生對病人的風險危害,並將此調查處理事件做為經驗分享。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