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一般醫學內科病房困難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異常事件調查

群突發處理

壁報

一般醫學內科病房困難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異常事件調查

Investigation of a Clostridium difficile cluster in a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Ward

前言
困難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為產孢子之厭氧性革蘭氏陽性桿菌,原為人體腸道菌叢,但因使用抗生素而篩選出產毒菌株,或病人本身免疫功能低下致受到感染,而出現腹瀉、發燒或偽膜性腸炎等,嚴重可能造成死亡。
南部某醫學中心一般醫學內科病房於10/10-10/19共出現4位困難腸梭菌毒素檢測陽性病人,且病人分屬於23(四人房)及27(三人房)病室,為釐清是否產生院內群聚事件,感管中心立即介入調查及處理。
方法
當病人住院每日腹瀉超過三次,經糞便或直腸拭子培養出困難腸梭菌或困難腸梭菌毒素檢測呈陽性者,需依據本院困難腸梭菌管理程序書執行接觸隔離措施,包含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需執行濕洗手、抗生素管制、落實環境清潔其病室固定使用一組專用清潔用具等,並搭配肉眼觀察法、ATP冷光反應檢測法及環境培養進行環境清潔確效評估;感管師至單位加強稽核由每月1次增加為每週1次。追蹤4位個案入院後其所有同病室之病人,於整個住院期間是否出現腹瀉症狀,另與單位召開分析檢討改善會議,共同分析可能原因,以避免事件蔓延。
討論
4位個案(2男2女),經調查為感染困難腸梭菌之高危險群,包含年齡大於65歲(除1位年齡為36歲外,平均年齡為79.7歲);平均於住院使用抗生素10天(4~16天)後出現症狀(除1位為長期住在安養中心,且入院即有腹瀉症狀外);個案集中在23及27病室,具人、時、地相關性。
感管師至單位實地稽核發現清潔人員、病人及家屬未落實接觸隔離措施,包含接觸病人未使用隔離衣及手套、未正確執行濕洗手,未依據規範執行病室清潔等,稽核過程中若發現異常,則立即告知正確做法,並回饋單位主管,顯示除醫護人員外,其他週邊人員如清潔人員及病人家屬等皆需加強衛教。
出院病室終期消毒後環境ATP檢測,平均檢測值為111 RLU(25~267 RLU),符合一般病房小於500 RLU之建議參考值;病室常規清潔後環境及單位內工作人員手部採檢,皆未培養出困難腸梭菌,顯示無環境或人員交互污染情形,但以肉眼觀察發現於床欄、床墊、床旁桌、氧氣面板有明顯可見灰塵、污漬及食物殘渣等,顯示環境清潔仍須加強。監測陽性個案整個住院期間所有同病室病人共24位,皆未出現困難腸梭菌感染症狀。
結論
持續追蹤1個月無新增個案,故結案;本事件雖有人、時、地相關性,但無微生物學相關證據可佐證,可能原因為病人本身條件、抗生素使用、環境清潔等措施未落實,單位應督促相關人員皆能遵循隔離措施,加強抗生素管理及確保環境清潔等,以減少病菌傳播,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