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區域醫院病嬰室新生兒ECHO 11群突發事件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口頭
投稿標題(中): 某區域醫院病嬰室新生兒ECHO 11群突發事件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outbreak of ECHO 11 virus infections in a Sick Baby Room of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背 景:疾病管制署於2018年5月透過社區病毒監測發現,腸病毒伊科11型(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11, Echo 11)於社區出現流行,並陸續發生新生兒感染Echo 11併發重症及醫院或產後護理之家等新生兒照護單位群聚。某區域醫院病嬰室共有20床,分為6個照護區,每區約2-4名病嬰,平均占床率為50%,於2019年5/03-5/16共有5名新生兒報告為Echo 11病毒感染,分析可能有區域相關性,疑似為群聚感染,遂展開調查處理,以進一步控制疫情。方 法:1.進行流行病學調查2. 同室病嬰的評估與接觸者造冊追蹤3. 調查個案住院期間人員照護名單及手部衛生執行情形4.環境清空並進行終期消毒。 結果:1.經由流行病學調查,案一、案二、案三是由鄰近同家婦產科診所生產,皆因發燒入院治療,案一、案二住院期間未有典型腸病毒症狀,案三4/23因脖子僵硬通報疑似腸病毒重症,5/3報告為Echo 11,案一與案二入院時採檢之CSF檢體5/9報告亦檢出為Echo 11,研判這三例應為社區感染。案四、案五為本院出生之早產兒,分別於出生第6、7天(5/1)出現發燒症狀轉入加護病房照護,案四因出現疑似腦膜炎症狀,故採集檢體進行相關檢驗,5/16 CSF病毒鑑定為Echo 11;案五5/4因全身水腫,血小板下降,故通報腸病毒重症,其5/10檢驗報告亦為Echo 11。調查結果為案二與案四、五有時間上的交集,病嬰室雖有將發燒之新生兒床位區隔,但照護人員仍有跨區照護情形及使用物品未區隔,合理推斷此可能為感染因素。 2.感染管制措施:(1)疑似病嬰分區照護,並禁止工作人員跨區照護其他病嬰。病嬰之訪客於隔離期間禁止直接接觸病嬰並且隔離區設置透明圍簾。(2)隔離區增設水槽,專供隔離區病嬰洗澡(3)因準備室位於隔離區旁,為避免交叉感染另於非感染區新增設一間準備室。並新增設2座洗手台。(3)隔離區暫停收治其他新病人,待該區域原有的病嬰出院後完成環境清消後再收住病嬰,並每日加強環境清消以500ppm漂白水進行環境、儀器消毒2次/天。(4)落實醫護人員及訪客手部衛生之遵從性及正確性,並增加內部手部衛生稽核頻率。(5)工作人員需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若有任何不適需報備主管並不得照護病嬰。(6)持續每日監測腸病毒個案及接觸者至 5/21止未再有新個案產生。結論:調查此次群聚感染事件可能的原因為該病房同時期收治多名來自社區感染的腸病毒病童並同仁未能完全落實感染管制隔離措施。因此,落實同仁手部衛生的遵從性以及嚴格執行感染管制措施,方可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