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處理南區某醫學中心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多重抗藥菌種病人異常新增之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處理南區某醫學中心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多重抗藥菌種病人異常新增之經驗分享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antibiotics in subacute respiratory care wards in a medical center in Southern District

前言:
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單位總床數16床,單位共計分2區,於108年10月1日至7日,單位不同天陸續新增檢出3例CRAB病人,有2例為同一區,感管師隨即展開調查,避免群突發事件。
方法
感管師進行:
ㄧ、檢視分析單位MDROs新增檢出狀態:
1.107年1-12月至108年1-10月單位新增檢出狀態,包含同期新增檢出狀態。
2.108年10月MDROs病人新增檢出及單位MDROs在院之關聯及地理分布位置。
二、單位現場觀察:
1.實地訪視單位工作人員感染管制措施落實度。
2.進行環境清潔終消過程及效果確認(含ATP採檢及環境培養) 。
結果與討論
ㄧ、發現以下問題:
1.環境終期清潔消毒相關問題:
A.環保人員泡製漂白水進行環境終消濃度未達本院制定標準0.5%。
B.護理佐理員執行醫療儀器擦拭未依本院環境清潔政策內之擦拭方式原則執行。
2.醫療照護工作者未落實執行多重抗藥菌種病人之感染管制措施:
A.隔離衣穿戴未落實。
B.照護病人接觸A病人與B病人轉換之間未落實洗手政策。
3.護理工作車物品擺放汙區與清潔區交叉。
二、分析如下:
(一)、分析107年~108年新增個案檢出同期比較趨勢圖,107年1月到108年10月為止,MDROs新增檢出個案數最高為108年10月,個案數共12位,而108年5項MDROs中,以CRAB新增檢出最多。
(二)、從單位地理分布圖及檢出順序發現,CRAB新增檢出有其地緣相關聯。
(三)、感染管制措施介入:
1.增加單位訪視頻率原ㄧ週一次增加為一週三次。
2.因應疫情增加環境清潔消毒頻率-原一天兩次改為三次。
3.環境清潔效果以ATP確認及環境培養採檢。
4.風險評估進行分區。
5.新轉入單位病人執行主動篩檢。
6.請洗衣部提供不同尺寸之隔離衣且單位進行分類以利工作人員選擇合適之尺寸之隔離防護裝備穿戴。
三、108年10月8日至108年10月12日仍有檢出CRAB個案。
四、初步設定目標為一週內單位無再新增檢出CRAB病人。
結論
於108年10月8日~108年10月23日,感染管制師增加單位訪視頻率及介入感染管制措施後於108年10月13日至108年10月28日後無新增檢出CRAB。本次異常新增檢出事件感染管制措施介入後發現1.針對環境清潔終期效果針對共計採集24個高接觸點,以ATP確認,合格率達81.8%,環境培養亦無培養出細菌。2.醫院提供合適的隔離防護裝備尺寸供工作人員穿戴可避免造成異常事件的產生亦為員工安全重要之一環。唯單位有規範CRAB集中收住區,故單位檢出後皆醫院內規範轉入CRAB收住區卻造成另外一區疑似群突發事件,未來仍須重新檢視其收住區規劃之必要性。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