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TPPA判讀差異之異常事件處理經驗分享

其他

壁報

TPPA判讀差異之異常事件處理經驗分享

The experience of TPPA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events

前言: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後,會產生兩類抗體,一類是特異性抗梅毒螺旋抗體,是診斷感染後的指標,但不能反映患者的感染狀態,即使治癒後也會長期存在;另一類是抗類脂質抗體,是針對類脂質產生的抗體而不是直接針對梅毒螺旋體,故無特異性。凡是能夠導致體內產生類脂質抗體的疾病,都能使其檢測產生陽性結果,而造成梅毒檢驗偽陽性。本院2019年5月某病人檢驗結果發現RPR(+)、TPPA(+),轉介外院感染科治療,發現兩間醫院之檢驗結果有差異,故介入調查與處理。
方法:精神科專科醫院檢驗科收到合約實驗室與轉介醫院之外院實驗室梅毒結果有差異時,立即介入調查與處理,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爭議。
1. 檢視檢體外送流程有無疏失。
2. 通知本院合約實驗室進行檢體與檢驗流程確認.。
3. 重新採檢送驗本院合約實驗室、轉介治療梅毒之外院實驗室、第三方實驗室。
4. 檢視本院合約實驗室與轉介外院實驗室之採檢流程。
結果:為了確實檢驗結果,於個案回診時再重抽一次血液檢體分別送自本院合約實驗室與轉介醫院之外院實驗室與第三方實驗室檢驗TPPA,結果如下
本院合約實驗室結果為1:640X(+),轉介外院之實驗室結果為1:80X(+),第三方時實驗室結果為11.56(+)(<1.0為陰性)。第三方實驗室採用免疫分析儀,本院合約實驗室與轉介醫院實驗室皆採用粒子凝集反應法需以人工肉眼判讀結果,判讀與操作稀釋過程過程較無法一致性易受人員影響,對於陽性結果的認知有出入。依外院實驗室收集使用免疫分析儀檢測出50件檢體陽性數據落在11.00-11.99中去對照粒子凝集反應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PA法)對應結果應該是在1:320X(+),此結果顯示此患者仍偏向高效價。
Conclusion
梅毒血清學檢查是診斷梅毒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臨床上遇到患者檢測陽性一定要結合臨床症狀綜合判讀,醫師除檢驗結果還應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才能正確下判斷,排除偽陽姓。梅毒患者經過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當藥物治療有效後RPR結果轉陰性,此病人本身並無暴露在高危險況狀下每半年追蹤TPPA理論上效價會慢慢下降,但兩方實驗室對於PA法陽性結果認知有差異。檢驗結果的差異會間接影響醫生給藥治療,如不繼續治療會導致疾病的復發,這樣接下來的治療會更困難。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