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品管手法落實病房環境清潔消毒提升清潔監測合格率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品管手法落實病房環境清潔消毒提升清潔監測合格率

tilization of a quality-improving approach to comply with ward environmental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o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clean monitoring

前言
近年來全球抗藥性問題日趨嚴重,醫療環境隱藏多重抗藥性微生物,往往發生在免疫低下患者,減少經由環境污染及醫療人員的雙手造成微生物的交叉感染,落實環境清潔,降低多重抗藥性微生物(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傳播,避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發生,清潔人員在環境清潔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面臨高流動率、遵從性低之外包清潔人員,對環境有MDRO殘留感染的風險,增加交叉感染機率,影響清潔效果。因此運用客觀檢測工具提升清潔人員理解度而改變行為模式,提升環境清潔消毒作業的正確性,以維持醫院環境清潔的品質,提升病人安全為最終目標。
現況分析
清潔人員年齡分布60~65歲,步調緩慢,教育程度部分不識字或高中畢業教育。觀察發現清潔人員不清楚感染管制重要性、清潔細項及擦拭流程錯誤、認為有使用漂白水即可、抹布1~2條未適時搓洗;當清潔病室高於3床時,用物無法落實消毒而增加交叉染污機會。單位清潔人員留任率:2.67月/位。
病房總床數為45床,住院族群為惡性腫瘤合併手術後或癌末病人,免疫力差且為高危險族群,佔床率:94.1%,周轉率為4.84。
執行策略
1.以實務操作及現場實地教學,並配合認知測驗,強化環境表面擦拭重點及正確使用漂白水濃度,共辦理三場教育訓練。
2.進行環境清潔前先以螢光染劑標記在常接觸之環境表面,以漂白水濃度測試計測試漂白水濃度是否達600PPM濃度;稽核清潔後使用紫外燈檢查螢光染劑殘留在環境表面之情形,並立即回饋,同時將結果提供單位及外包主管。
3.修正外包清潔標準作業流程及稽核頻率,由一個月一次增加為每星期一次。
4.由專門之清潔人員統一泡製漂白水,且每日監測濃度並做記錄。
結果
1.螢光標示法環境清潔度合格率從61.36提升至77.78%。
2.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密度:107年9月,醫療照護相關血流感染降為2人次(2/1323=1.62‰)。
結論
清潔人員是負責醫院環境清潔的重要靈魂,清潔的品質可以減少環境與人員交叉感染機會。透過客觀檢測工具:漂白水濃度測試計、螢光指示劑實地觀察清潔流程並立即回饋,確實提升環境清潔度。清潔人員之認知及執行皆可藉由教育訓練及改善清潔設備等方式加強,唯有行為的落實仍需一段長時間的努力,期使清潔人員養成習慣,持續的監督與查核,才能維持醫院環境清潔維護的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