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資訊系統輔助手部衛生成效初探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資訊系統輔助手部衛生成效初探

The Local Hospital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研究動機
自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拯救生命:清潔雙手,是預防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最簡易且可行ヽ有效且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本院每年透過多元方式持續進行,包括教育訓練ヽ病安週宣導ヽ品質監測稽核回饋等,其稽核及即時回饋分析是非常重要一環,為提升病人安全及降低醫療相關感染風險,故觀察相關資料並即時提醒單位落實手部衛生重要性。
在地區醫院運用資訊系統輔助進行手部衛生稽核品質改善計畫,不但可減少人工及紙本耗費,可提升監控品質改善成效,故著手建置將手部衛生稽核表資訊系統化,使感管實務面更能節省無形成本,可運用於提升病人及照護品質。
方法/改善對策
改善前,感染管制師每月至單位採紙本方式稽核,每個單位稽核16個機會數,1個月有12張表單,一個月192個洗手機會數,其洗手時機大於192個時機點,稽核後感染管制師以人工方式將成績輸入電腦,稽核結果由感染管制師逐一鍵入電腦資料檔,再檢核每一筆資料是否有誤,並依不同職別及不同照護面鑑入電腦資料檔進行分析,分析後再以紙本方式回饋給單位主管,後續由主管進行檢討分析說明。檢討分析其作業費時及未能即時說明未達標準原因,再者人工輸入錯誤時,於年度分析時花費更多時間在EXCEL表單中找尋輸入錯誤並更正,花費人力校閱時間。
與資訊室溝通討論是否運用資訊方式,減少人工檢核統計方式,採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稽核。首先依照我們擬定好表格與資訊室討論操作介面;再由感染管制師於不同稽核點測試,在測試期發生系統穩定性不足、操作界面設定對應實務面不足、稽核系統便利性等問題,經1個月反覆測試修改後,使系統可將資料轉出產出製成報表。
結果
資訊化系統建置完成後,感染管制師以往稽核後人工統計之資料均可藉由手機或平板電腦稽核完成後,以系統將資料輸出,做為臨床是否落實手部衛生監測評核參考,並即時回饋給主管且單位主管也可在系統內自行查詢單位經外部稽核成效;改善結果顯示,(1)減少紙張列印一年平均200-300張;(2)紙張印製墨水費用;(3)減少處理報廢表單銷毀費用;(4)節能減碳愛地球;所以資訊化系統改善的確可以明顯減少稽核成效分析的繁瑣文書作業,及行政上減少紙張列印ヽ文件存放ヽ人力ヽ時間ヽ成本耗費,提升病人安全與照護品質。
結論
此專案透過資訊系統設計的改善,簡化感染管制護理師在臨床進行手部衛生稽核後書面行政分析作業;導入資訊化改善後,達到節省人力耗費與環境保護;同時因為即時回饋分析也可提升醫療品質並兼顧成本,逹到雙贏的局面。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