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燙傷病房泌尿道感染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燙傷病房泌尿道感染上升之調查與處理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Burn Ward of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燙傷病人是感染的高危險宿主,與燙傷病人本身皮膚、黏膜受損、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又常留置各種導管因素皆有相關。微生物不但容易在燙傷傷口滋生,也進入血流、尿液或體內其他地方造成發炎。因此燙傷病房的感染管制措施應特別加強。 方法: 透過院內感染控制系統,發現燙傷病房2019年06月病人感染人次共4人次,均為泌尿道感染且有導尿管留置。於卡方檢定中有臨床統計學上意義,故進行資料分析及介入調查與處理。 經實地觀察並召開跨單位會議: 1.未落實手部衛生: (1)單位人員未洗手戴手套預執行翻身(時機一接觸病人前),立即提醒後洗手,洗手步驟未確實。 (2)越接近動作前洗手:於走道乾洗手完後進來協助翻身。 2.未落實Foley bundle: (1)家屬/照顧者未使用煮沸水進行導尿管照護。 (2)病人集尿袋>1000ml未及時排除。 討論: 經由文獻查證及跨團隊會議討論,擬定預防泌尿道感染改善策略,如下: 1.護理長不定期宣導落實手部衛生重要性,提升洗手正確性及遵從性。 2.落實執行Foley Bundle各項措施: (1)增加導尿管考核種子稽核導尿管置入,如有不合格項目立即提醒,以達成正確標準流程。 (2)建議燙傷病人需on導尿管時,使用可採集尿液的U型導尿袋,避免因消毒不完整、破壞尿路系統密閉性,增加UTI風險。 (3)制定拔除導尿管天數:放置尿管第八天大夜班計算完Intake/Output後予以拔除,白班若無法自解尿液,再由主治醫師決定是否重植管。 (4)如病人需監測尿量,請醫師每2-3天以bladder scan評估餘尿量,視情況給予單導。 (5)主治醫師評估為泌尿道感染急性期患者,建議每日常規給予越莓兮1PK Tid服用。 (6)會陰部有傷口者,建議主治醫師盡早清創,減少菌增長。 (7)教育人員協助清理病人大便排泄物,一律以煮沸過的清水清洗,禁止只使用濕紙巾擦拭,確保糞便無殘留於尿道口。 經由上述策略實施後,2019年7月、8月泌尿道感染密度均0‰。 結論: 此次泌尿道感染異常上升可能主要原因為:(1)疾病嚴重度高,分別為:2位燒燙傷需密切監測尿液且會陰部均有燒傷傷口、1位須控制水份進出,病人呈現輕度脫水狀態及1位有腹瀉情形,可能排泄物清潔不徹底。(2)照顧者未落實Foley Bundle各項措施,如使用未煮沸水進行導尿管照護、集尿袋>1000ml未及時排除,增加感染風險。(3)照顧者未確實執行手部衛生洗手時機及步驟未確實。燙傷病房為高感染區,感染管制措施應特別加強,即使醫院已制定了標準作業流程,仍須透過不斷的宣導、教育與觀察落實度,以減少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發生。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