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感染高風險單位水系統中非發酵革蘭氏陰性菌之分佈及分子學調查研究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感染高風險單位水系統中非發酵革蘭氏陰性菌之分佈及分子學調查研究
投稿標題(英): Distribution and Molecular Investigation of Non-fermenting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Water System Infected with High Risk Units
投稿摘要: 前言: 環境水源中的非發酵革蘭氏陰性菌雖屬伺機性感染致病菌,但是對於免疫抑制低或體弱病人仍是具有相當的感染力。此研究針對感染高風險單位進行水質採檢,分離菌株作鑑定及基因型分析,監測是否有因環境水源受汙染而引起的醫療照護感染案例發生。 方法: 醫院供水系統包含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洗腎室、內視鏡室、支氣管鏡室、製劑室..等高風險單位水源之品質,並進行病患追蹤以及菌株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以釐清是否有群突發或共同汙染源。 討論: 2016年至2019年10月監測RO供水系統水質樣本分離出陽性菌株239株,經細菌培養鑑定,前5種為Ralstonia insidiosa(34%)、Ralstonia pickettii(31%)、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7%)、Pseudomonas aeruginosa(6%)、Burkholderia cepacia(3%)。此次研究結果菌種分離率最高的R. insidiosa及R. pickettii,主要分布在洗腎室及加護病房區。由於近四年內並無臨床陽性菌株可進行比對,故僅針對水質菌株進行分析比對,而水質菌株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結果並無明顯異常。監測結果也發現洗腎室有14件樣本有P. aeruginosa菌落生長,其水質總菌落數皆符合標準(< 100 cfu /mL)。但由於P. aeruginosa是常見與水源相關的醫療照護感染之致病菌之一,即使菌落數未達異常標準,仍須特別重視。因此,對水質採檢結果發現P. aeruginosa者,主動進行病患追蹤以及菌株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臨床菌株與水質菌株比對結果並無共同汙染源。而水質菌株分離出的時間分散在各月份及各洗腎區域,但圖譜結果相似度接近,因此懷疑細菌已在水系統管路中形成生物膜,雖然菌落數未達異常標準但仍可培養出少量菌落。 結論: 雖然高風險單位水源已採用超純水系統過濾,但Ralstonia species.仍可穿過濾膜在低營環境的水系統管路中存活。雖然該菌屬不是醫院內感染常見的分離微生物,但在各國卻也引起病人感染或群突發事件。因此當臨床發現此種少見微生物感染時,感染管制人員應主動監測並積極介入處理,以免發生院內感染。監測結果大部分水質P. aeruginosa菌落量雖未超出標準,但PFGE結果相似,暗示可能已在水系統管路中形成生物膜。因此持續性且系統性的監測,針對高風險單位不同水源可能產生抗藥性細菌或菌種移生所衍生的感染問題,進行感染管制措施介入,除了可以預防醫療照護感染問題,亦可以提升醫院之醫療品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