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精神科日間留院病房腹瀉群聚之調查處理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精神科日間留院病房腹瀉群聚之調查處理
投稿標題(英): Processing Experience of Diarrhea Cluster in Day Hospital Ward of Psychiatry
投稿摘要: 前言 南部某醫學中心精神科病房座落於距離總院約15分鐘的車程,是一棟專門收治精神科病人的6樓獨立建築體:1樓門診區、2樓職能活動區、3樓和4樓是急性住院病房區提供有40張住院床位、5樓日間留院可收治50名病人。這次腹瀉群聚事件就是發生在日間留院病房,病人每日朝八晚四來院活動,屬功能性較佳,可返回社區的精神科病人。2019年5月2日上午感管中心接獲護理站通報,有8名表示病人在前一日(非上班日)的晚上開始有腹瀉症狀,來院後症狀都有改善。 方法 接獲通報後隨即啟動群聚調查工作與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整理如下:1.掌握疫情範圍:全面普查病人和工作人員自前一周的健康狀態彙整後,呈報院方及通報當地衛生局。若病人或工作人員新增腸胃道症狀者,則進行糞便檢體送驗;2.遏止疫情擴大:每日病房回報病人和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結果,並提醒所有醫療團隊落實手部衛生。感管中心也向團隊說明疫情的處理進度,減少恐慌;3.環境消毒:遇病人嘔吐或排瀉物接觸過的環境,環保人員立即依據標準作業流程進行環境清潔消毒,尤其是桌面、門把,公用廁所...等高接觸點增加消毒頻次,且每日活動結束病人離開後,務必執行5樓病人區的全面環境消毒;4.禁止跨樓層的職能治療活動。5月4日新增通報4樓1名病人有腸胃道症狀,另2名護理師也有腹瀉,其中1名併有發燒就醫。5月7日衛生主管機關到院視察,建議當下處理大量嘔吐物時,可以搭配紫外線燈使用,減少嘔吐物氣霧擴散。並且再次提醒病人症狀消失48小時後,才能返院活動。 討論 剛接獲通報時,感管中心有先排除食用相同來源食物的可能性。5月4日有跨樓層的病人和工作人員開始有症狀,分析:(1)2名為4樓急性病房的護理師,班別相同(白班),(2)其中1名護理師每日中午會至5樓護理站內的哺乳室擠母奶,出現症狀的病人為該名護理師所照顧,(3)哺乳室位於護理站裡的治療室內,平常用途是多功能使用。整個群聚事件最後於5月22日落幕,總計有症狀的病人21名,工作人員2名。送驗疾病管制署的糞便檢體確立是諾羅病毒所引起的腹瀉群聚(諾羅病毒real-time PCR陽性)。 結論 此次是由社區帶入機構造成的群聚感染事件,加上精神科病人特殊性,調查過程會遇到描述言詞反覆,原表示自己無症狀,聽病友說有症狀,也跟著說自己有症狀,疫情掌握上會有困難度。不過醫療團隊也曾歷經幾次經驗,愈來愈能掌握群突發事件的處理要領,進而縮短疫情期,讓病房早日恢復正常作業。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