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長期照護機構腹瀉之群聚事件處理報告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長期照護機構腹瀉之群聚事件處理報告
投稿標題(英): An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outbreak of diarrhea in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
投稿摘要: 某榮院的住民自2019/4/16陸陸續續發生腹瀉的症狀,到4月19日最後一位感染住民,總共37位住民疑似腸胃群聚。其中有13位發病住民住院治療,到4月22日止總共有6位住民血液培養檢驗結果是沙門氏桿菌。調查發現如下:(1)發病之37位住民分屬不同堂隊,部分未參與團體活動吃外食,共通點為吃榮家準備之伙食。其中32位為碎食飲食(將原形食物煮熟後打碎),其餘5位為盤餐(1位為素食)。(2)血液培養長沙門氏桿菌之6位住民皆為碎食飲食。(3)原碎食處理方式為中央廚房將食材煮熟後再放入碎食機絞碎,再分送到各堂隊後盛裝給住民。(4)廚房洗手設備不足、洗手液使用完後未補充。(5)廚房環境清潔需再加強,落實防止病媒進入(如老鼠)。(6)廚工每日上班只詢問體溫,未詢問相關症狀。血液培養長出來的細菌經MALDI-TOF質譜儀鑑定為Salmonella enterica ssp enteric ,且利用菌體抗原 O 抗血清凝集試驗鑑定法 (agglutination reaction) 來區分為Salmonella enteritidis D,但並無法分析沙門氏菌之間流行病學的相關性。所以我們以整體細菌的染色體DNA進行分子分型的脈衝式電泳分析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法已被多數實驗室採用並普遍認定是許多細菌分型的“黃金標準”分型方法。我們分析的結果菌株間獲得相同脈衝式電泳模式,可能是源自同一基因型的菌株。建議事項:(1)制定榮家群聚事件通報、照護標準作業流程內容包括:規範照服員協助餵食由未發病住民到發病住民或多一人協助發病住民餵食等、通報時機、檢體採檢送驗、食物保存機制、廚房環境消毒規範等。(2)外叫食物以有營利事業登記之食品業者為佳。(3)廚房中生食準備區濕洗手液及洗手設備不足,建議增設,若以肥皂需注意要瀝乾。(4)增加明顯宣導標語如洗手等,提醒工作人員注意食品衛生安全。(5)碎食飲食準備改先將食材用機器剁碎後再煮熟,勿將熟食再放回碎食機絞碎,避免熟食遭受生食污染。機器使用後確實清洗後晾乾再覆蓋。(6)廚房工作人員除了每日體溫監測外,另增加手部傷口及腸胃症狀詢問。(7)廚房工作人員共11位採集肛門細菌培養,送屏東分院檢驗。(8)保健組落實各項感管措施稽核並記錄,包括廚房、家區環境清消、人員體溫、症狀通報等。(9)防止病媒侵入:應撲滅或防止鼠、蠅、蟑螂等病媒侵入調理場所,也不得將狗、貓、鳥等動物帶進調理場所,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