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改善某地區醫院急性神科病房呼吸道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改善某地區醫院急性神科病房呼吸道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to improve respiratory tract gathering in acute ward ward in a certain hospital.
投稿摘要: 背景 花蓮某地區醫院急性精神科病房多收治來自長期養護機構及人口密集機構(慢性精神科醫院)個案,精神科患者多數為長期安置個案,因病情不穩轉至急性病房治療,患者因認知功能不佳,自我照顧功能隨年齡增加及病況穩定度影響,多需要旁人提醒及督促,且常出現有共食情形,故精神科病房常有呼吸道及腸胃道群聚事件發生。107年呼吸道群聚事件共發生6件,其中流感群聚事件1件,5件為一般呼吸道群聚事件,多次感管措施介入及檢視病房流程,成效不彰,於107年8月份群聚事件發生後,感管師與精神科主任討論呼吸道事件發生之可能原因,訂定相關措施後108年至10月為止呼吸到群聚事件降為1件。 方法 一、建議新入住病人先隔離觀察7天是否有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若無任何症狀後再與其他病人接觸,避免由社區帶進感染原造成院院內感染。 二、管制訪客,當病人有訪客時勿進入病房內探視,建議可在進入病房區前的會談區域進行探訪,降低住院病人與其他家屬接觸的機會,降低探訪家屬由社區帶進感染原。 三、限制12歲以下訪客,花東地區因偏遠部落多常有小朋友訪客,當小朋友感冒或呼吸道症狀時傳播力強且迅速,小朋友進入病房後常會因好奇會四處遊走其觸摸物品,兒科常見的病毒酒精乾洗手無法消除,例如:輪狀病毒及腺病毒等,必須採溼洗手方,此類型病毒雖與呼吸道症狀較無相關但仍須注意。因此病人若有家中小朋友來探訪時,勿進入病房區內探訪,建議在進入病房區前的會談區域進行探訪。 四、訪客的TOCC詢問,並觀察探訪家屬是否有呼吸道症狀,若有呼吸道症狀者建議家屬及病人戴口罩會客。 五、當工作人員有較嚴重症狀者應居家自我隔離勿上班,若工作人員有較嚴重症狀 仍繼續上班時易造成疫情擴大或傳播,當病房有群聚事件發生時可請鄰近病房支援人力,也可降低群聚事件擴大。 結果 107年8月感管師與精神科主任討論改善方案實施後,107年9月份仍有一次呼吸道群聚事件,但疫情很快獲得控制,持續實施相關措施並監測病房狀況至108年10月為止,目前於108年7月1次呼吸道群聚事件,與107年相比大幅減少。 結論 精神科屬性特殊,病人自我照顧功能及個人衛生習慣不較一般人好,且住院期間大多為團體生活,因此若有呼吸道傳播疾病易造成群聚事件發生,因此平時對於病人的衛生教育及自我照顧教育尤其重要,精神科病人因專注力及記憶力不佳,故需經常提醒進而讓病人慢慢養成良好習慣,並需考量地區性及環境因素,除臨床照護面也需考量行政流程面介入感管措施,也可減少群聚事件發生。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