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應用電子病歷發展泌尿道感染自動監測系統的經驗

感控監測

壁報

應用電子病歷發展泌尿道感染自動監測系統的經驗

Computer-assisted a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detecting healthcare-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感染監測依賴感管人員(ICP)例行逐筆實際查閱病歷醫療護理紀錄、醫療措施、檢驗及影像報告,依監測定義進行個案判定,填寫收案紀錄卡,鍵入資料庫,逐月彙整分析。人力負擔、收案完整性及時效性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該院電子病歷子系統自2007年陸續上線,ICP彙整線上訊息後在收案系統選填感染日期,系統會依據日期自動收集相關的重要記錄,包括處置和檢驗訊息等。本研究欲建立電腦輔助人工醫療照護相關泌尿道感染(HAUTI)個案判定系統有效早期偵測可疑個案。 材料及方法:主要系統架構:相關數據收集,候選人偵測,衝突和微生物合併以及感染卡處理和報告。決策路徑根據CDC/NHSN尿路感染定義,經由決策路徑的選擇,將符合任一設定條件之資料傳入菌株整合與資料正確性調整系統。並利用感染卡呈現系統將所有人工判別所需之資料一併讀入畫面,使用者根據自動收案系統之資料與提示,可以快速的完成收案的作業,取代人工搜尋分散在系統各處的資料的舊有收案流程。除此之外,為了加速感控人員稽核程序,將收案條件等細節寫入感染卡之備註欄位,使收案原因更透明。本研究將電腦收案結果和ICP收案結果進行比較,計算一致度、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效能,同時分析影響的相關因素。 結果:精準度方面,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1月的醫療資料,系統鑑別出137例HAUTI,感控人員鑑別出126例HAUTIs。系統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4.89%和99.87%。PPV和NPV分別為93.65%和99.65%。這意味著二種方法的趨勢和分佈相似(Cohen kappa係數.88; 95%CI 0.84-0.92)。效能方面,沒有監控系統時,ICP每週300個小時用於篩選HAI事件。此外,系統的平均執行時間為每天4.34分鐘(SD 0.34)。該系統縮短了HAUTI病例判定時間延遲30.78天(59.86天,29.08天,P <0.001),2009年4月系統自動化後進一步改善,從2014年開始,延遲時間只有17.17(SD 4.44)天。 結論:本系統建置配合醫院病歷電子化開發進度,成果取決於電子病歷成熟度,越完備的資料庫越能提高系統程式準確度。資訊導入簡化了工作流程,協助監測的時效和精確度,方能更正確及快速的決策。省下來的時間,讓ICP著力於教育,實地稽核及單位品管活動等,以提升醫療品質與病患就醫的安全性。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