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南部某區域醫院鼻咽鏡Serratia marcescens汙染之調查分析

群突發處理

壁報

南部某區域醫院鼻咽鏡Serratia marcescens汙染之調查分析

The investigation of nasopharyngoscope contaminated by serratia marcescens in a southern regional hospital

背景:
南部某區域醫院細菌室在2019年4月7日發現4月3日至4月4日來自同一位耳鼻喉科醫師於門診送檢的4件鼻咽拭子執行細菌培養後均分離出純培養的黏質沙雷氏桿菌(Serratia marcescens),且4株菌株均具有相同之藥物敏感性結果,高度懷疑此單位有群聚感染發生,進行全面性環境採檢。
材料與方法:
根據參考文獻提供的資料、分析細菌生長特性、觀察工作人員每日流程動線及使用物品並調查此4位受檢者就醫診查過程中共同處,列出懷疑的感染源進行環境採檢。
環境及儀器表面採集方法:取無菌棉棒先沾濕增菌培養液(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BHI),塗抹懷疑汙染之區域數回後將棉棒折入增菌培養液中於35℃進行培養,18-24小時後再次培養於BAP、EMB培養基,置入35℃,5%CO2培養箱培養,隔日觀察培養基上疑似菌落,利用BD Phoenix100進行菌種鑑定及藥物敏感性試驗測試。
結果:
共採檢34個環境檢體,有4個檢體鑑定後確認是Serratia marcescens,分別是採集自使用後鼻咽鏡握把、工作車桌面、酵素片、酵素片罐子內蓋,比對後這4株環境檢體菌株之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與分離自病人檢體的結果完全相同。同時於診間調查發現:1. 技術員取用酵素片擦拭受檢者使用前鼻咽鏡; 2.未明訂酵素片及酒精棉球更換週期;;3. 看診後執行環境清潔與消毒不確實。4. 鼻咽鏡清潔消毒後平放於置放盒中不符合內視鏡保存規範。感控團隊介入提出改善措施:1.進行人員鼻咽鏡清潔與消毒標準作業程序之教育訓練,矯正酵素片正確使用時機。2.訂定酵素片、酒精棉球更換週期,並於每診結束後確實執行診間環境清潔與消毒。3.購置鼻咽鏡專用保存櫃,提供鼻咽鏡清潔消毒後懸掛晾乾保存。另外追蹤此4位受檢者皆診斷為急性鼻竇炎,就醫時均有使用鼻咽鏡檢查,回診後症狀有明顯改善,未有出現感染的現象,判定汙染的鼻咽鏡未感染受檢者。經此次快速的調查與處理,實行改善措施後耳鼻喉科門診至今未有該菌株培養出來。
討論:
短期內同一位醫師送檢的檢體培養出菌種及藥物敏感性結果相同的細菌,引起細菌室人員高度的關注,感控團隊由參考文獻及工作人員執行清潔消毒的過程關鍵,從環境中採集可疑汙染源的檢體經培養來證實鼻咽鏡、環境受到汙染。相關改善措施的進行有賴管理階層持續有效的管理及日常稽核人員落實執行的情形,杜絕汙染事件的發生,以保障病人就醫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