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醫院運用螢光標示於環境監測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某區域醫院運用螢光標示於環境監測之經驗分享

Sharing experience in using fluorescent marker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a regional hospital

醫院環境中存在著多樣性微生物及抗藥性菌株,容易經由醫療照護人員因未落實手部衛生汙染環境,進而傳播至病人身上增加感染風險;105年衛生福利部將定期環境清潔訂為病人安全目標之一,113年醫院感染管制查核更將其環境清潔應使用客觀之環境清潔評估工具(如:螢光試劑、細菌培養或ATP冷光儀測試等)納入查核條文內,可見其環境清潔亦是阻斷感染鏈中重要感染管制措施之一。

本院原每月例行性由護理科指派專人,僅以目視法進行環境清潔內部稽核;為加強清潔人員落實標準清潔流程,112年11月起由感管中心每月利用進行【螢光標示檢測法】進行清床確效稽核,以落實成效監測結果並立即回饋清潔主管進行改善機制。每月由清潔公司安排受測人員共計3名(未含複試人員),每次標示至少共計10個點(依病室樣貌調整)、清潔人員擦拭時間為20分鐘(時間到時即停止擦拭),合格標準需為(完全乾淨沒有殘留);擦拭完畢後由感管中心人員以紫外線燈進行原標示位置螢光劑殘留判讀確認、進行拍照,清潔主管同步並將判讀結果記錄於螢光試劑查核表,即時回饋清潔人員,以供清潔人員了解未通過之原因並予建議、輔導。

112年11月至113年10月,螢光點檢測共計36床(382個檢測點),112年11月至113年4月前6個月平均合格率為56%,經由持續教育訓練、檢測點未通過立即回饋清潔人員等,113年5月-10月平均合格率達89%,進步率為:58.9%。各檢測點,不合格的前三名分別為:床尾床墊控制面板、氧氣按鈕、床旁櫃門把。

螢光試劑檢測法相較ATP冷光儀測試及細菌培養成本相對較低且便利,並可立即回饋受測人員;本院先前僅以肉眼法進行環境清潔監測,無法量化清潔成效亦無法客觀查核,難以提供未落實清潔項目;自112年11月起新增螢光試劑檢測後,可讓清潔人員明確知悉未清潔位置並加強擦拭,進而提升醫院環境清潔品質,以提供更安全的醫療環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