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台灣中部某地區教學醫院膽道感染患者膽汁病原菌檢測及藥物分析
投稿分類 抗生素管制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台灣中部某地區教學醫院膽道感染患者膽汁病原菌檢測及藥物分析
投稿標題(英): Bile pathogen detec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in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entral Taiwan.
投稿摘要(前言): 膽道炎主要由於膽結石造成膽管或膽囊阻塞之後,膽汁因滯留而導致細菌大量滋生所造成的感染,是造成腹內感染和膽道阻塞併發症重症的常見原因。 據統計,約10-15%的成年人有膽結石,而膽結石好發族群為女性與年長者(>60歲)。 正常情況下膽汁內無細菌生長,而在感染的膽汁中可培養出一種或多種致病菌株,且通常這些致病菌都來自腸道。 在膽道炎的初始治療中,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對於控制感染非常重要,抗生素使用需要考量致病菌種類、合併感染情形等;但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導致細菌抗藥性不斷增加,而感染菌叢的變化,使膽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診療變得日益困難。 目的: 了解膽道感染患者膽汁中菌叢分佈特徵及細菌對藥物的敏感性,進而為臨床醫師針對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療,提供依據與參考。
投稿摘要(方法): 自2020/01/01~2023/12/31膽汁培養陽性之147患者檢體當中所分離之致病菌株,使用 BD Phoenix™全自動微生物鑑定和藥敏性試驗分析儀,進行菌種鑑定及藥物敏感性分析。
投稿摘要(結果): 2022/01/01~2023/12/31膽汁培養陽性率62.8%,分離出致病菌株之膽道感染患者中,男女比例約1.26:1,60歲以上患者佔78%,膽汁培養分離出之臨床菌株數最多依序為: E coli (44%), Klebsiella pneumoniae(29%),Enterococcus faecalis (15%),Enterobacter cloacae(14%),Pseudomonas aeruginosa (13%)等;而有兩種以上感染菌株則相當普遍,佔率為60.5%。 藥物敏感性試驗方面: E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cloacae與Pseudomonas aeruginosa對Carbapenem類抗生素、Amikacin敏感性均達90%以上,另Ceftazidime各為74%,58%,66%,83%,Piperacillin /Tazobactam各為91%,68%,73%,78%,Ampicillin呈敏感性僅0-23%,而當中出現Carbapenem -resistant菌株佔率各為:1%,14%,20%,16% ; Enterococcus faecalis對High-Level gentamicin敏感性為56%,對Levofloxacin為74%,對Ampicillin、penicillin、Teicoplanin、Vancomycin敏感性均>99%。
投稿摘要(討論): 膽道感染的致病菌株,仍以革蘭陰性細菌為主,合理、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對控制感染、爭取最佳手術時機、減少術後繼發性感染都十分重要,也是提高治癒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應避免盲目使用廣效性抗生素以減低臨床抗藥性菌株增加,建議可依各地區膽道感染症患者進行感染菌之流行病學調查,以提供相關病原菌的流行及其抗藥性的監測,為臨床醫生提供合理選擇抗生素的依據。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